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记忆中的影片

第一部 ,罗拉快跑。
这部电影是我打算写些老影片的契子。最近很忙碌,昨天很晚回家后偶然看到电视台播放此片。虽只回看了几个片段,但感觉此时此刻更能领会作品传递的意义。

感悟:生活充满了无奈和希望
个人评价:4分(5分为满分)









挖个坑先,以一首汪峰的 <<北京,北京>>结束一天的工作,学习,生活.http://daguo.uusee.com/...1223_1189064752.mp3

[ 本帖最后由 hey_jude0 于 2007-11-23 00:07 编辑 ]
股市不会为你的皮大衣付钱——我不需要皮大衣,我需要BMW X5
我更关注的是奔跑背后每个人物的生活细节。如罗拉父母的生活/婚姻状态,男朋友的不务正业,以及用闪拍方式表现的路人的生活背景。这些生活中的无奈和罗拉的奔跑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形成的张力贯穿影片始终,而影片的结局则告诉我们应该从生活的无奈中看到希望。
除了奔跑,罗拉的尖叫也寓意深刻。限于本人的文字水平,就不详细讲了。
股市不会为你的皮大衣付钱——我不需要皮大衣,我需要BMW X5
第二部,<<地下铁>> ,85年吕克贝松作品

特点:
1.通过对生活在地铁里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精神自由"的主题.这种精神上的自由不论国界/种族,我们每天都孜孜以求.
2.镜头松散/剧情平缓,后发达国家形而上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是法/德片的一贯风格.
3.插曲/片尾曲和剧情互相辉映,100%完美.  IT'S ONLY MYSTERY/GUNS AND PEOPLE.

评分:4分.
适合不同口味观众.附一首民间歌手的原创音乐

Flash: http://share.fenbei.com/m/005841295

[ 本帖最后由 hey_jude0 于 2007-11-23 18:40 编辑 ]
股市不会为你的皮大衣付钱——我不需要皮大衣,我需要BMW X5
第三部,《偷自行车的人》,48年维托里奥·德·西卡作品。
这部电影是现实主义电影的鼻祖,也是电影学院学生的必读教材。许多当代的导演深受本片风格的影响。

这类影片的特点是通过白描式的镜头让主人公内心的感受自然的传递给观众。
评分:3.5
股市不会为你的皮大衣付钱——我不需要皮大衣,我需要BMW X5
原帖由 夜幕下的流星雨 于 2007-11-24 20:11 发表
吕克贝松导演的影片我都有碟版,个人认为其最好的作品是《这个杀手不太冷》(又译作《杀手里昂》),杀手里昂、变态警察和问题少女都演的很到位。记得姜文曾说过,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这样的影片就足够了,很赞同 ...
“一个导演一生只拍一部这样的影片就足够了”,这句话说的好啊,不过,有两个导演,每部片子拿出来都可以傲视群雄。
拍片子也需要专一,随意变换风格的导演即使成功,也难以流芳百世。

[ 本帖最后由 hey_jude0 于 2007-11-24 21:57 编辑 ]
股市不会为你的皮大衣付钱——我不需要皮大衣,我需要BMW X5
记忆之四,《搏击会》,99年大卫芬其作品。
“我们只是历史的过客,目标渺茫,无地自容。我们没有世界大战可以经历,也没有经济大萧条可以恐慌。我们的战争充其量不过是内心之战;我们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生活。我们从小看电视,我们相信我们有一天会成为富翁、明星、摇滚巨星。但是我们不会。我们渐渐的面对现实,我们非常非常的愤怒。”——《搏击会》。

这是一部完美的商业片,完美到嗅不出商业的味道,影片的主题很哲学化。
失眠症的片子我看过三个。根据影片的描述,人在失眠到极致时会出现幻觉。鬼子在拍这类片子时科学性较强,所以幻觉这个结论应该没错。
影评把这部影片归类为黑色幽默,大致来说没错。不过区别于其他的黑色幽默影片,这部片子看的时候有点发笑,回味时却笑不出来。

适合爱幻想的观众,尤其白日梦者。
评分:4.5
股市不会为你的皮大衣付钱——我不需要皮大衣,我需要BMW X5
记忆之五,《站台》,2000年贾樟柯作品。

理论上,没有一部影片是完美的,但从个人角度出发,我给这部影片打5分。因为他不仅是一部强烈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部片子看了不下三遍,从第二遍开始才入味。有些镜头终身难忘,如主人公在亲戚家的窑洞聊天片段及煤矿招工片段。现实主义拍摄手法和群众演员的搭配会让你误以为这些片段是被偷拍下来的。
贾樟柯一直拒绝大制作,拒绝商业化,这也是我喜欢他的一个原因。不过,从他的近作三峡好人来看,多多少少还是被商业化影响了,因为拿片子去参加威泥司,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你不得不为了迎合评委的口味和参展电影的规范东剪西剪。看来,凡是成功必须有代价。
黑泽明说过,你可以征服世界,但不一定能征服家乡。这句话对贾樟柯来说,看似不错,从他的小武,任逍遥等作品,在国内几乎不为人知。站台在国外获奖无数,而在国内连上电影院的机会都没有。并不是国民愚昧,而是整个国家的文化导向不对,政治禁忌太多,在这种环境下,多少有才之之士被抹杀,尽剩下一些跳梁小丑在表演。如果把光电总局撤消,倒是一件好事。
当下国内的导演正规军,也就陈凯歌有点才,不过也差不多完蛋了。至于张艺谋,即使把他的《灯笼》,《活着》拿出来,也不过是小学三年级水平,那么好的主题让他糟蹋成那样。他之所以能成功,无非是文化领域管制刚放松时,矬子里面拔将军。至于他红这么多年,也正说明影视文化缺血严重。
股市不会为你的皮大衣付钱——我不需要皮大衣,我需要BMW X5
原帖由 夜幕下的流星雨 于 2007-11-25 21:34 发表
楼主记忆中的影片都是经典艺术片,看来楼主挺喜欢电影的。我也很喜欢电影,小时候村里每周都放一部电影,电影基本上是我们孩子的精神世界,记得《少林寺》刚上演时,放完大家不过瘾,接着又放了一遍,让我们大饱眼 ...
要找回儿时的记忆,可以去看一下汽车电影,下雨下雪都不怕!!!
怎么快乐怎么活
呵呵,都是文艺片.俺不是文艺青年,因为文艺青年要弄绯闻,要很忧伤,有的还要去法国.
记忆之六,<<十三台阶>>,02年长泽雅彦作品。评分:3.5
从剧本来讲,这是一部情节简单的故事片。但导演在片中运用了丰富的电影语言,

情节安排甚为巧妙,影片看完后,能引发观众对“生与死,怯懦与勇敢”的思考,这

就是电影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
再头看看张艺谋化神奇为腐朽的本事。看过《活着》小说的都知道,这本书很富生

活哲理,张艺谋把他拿来作剧本,本身起点就很高,但拍出来的电影呢,就象一本

流水帐,既无节奏,也无韵律,更谈不上技巧。换句话中,很苍白,观众根本无法

从电影中解读活着这个主题,还有一个败笔,葛优的风格也实在不适合这种影片。
三峡好人也的确名不符实,主题很好,但拍的草率,剪辑过多,有苍白无力之嫌。


附民间乐手原创音乐
http://music.tianya.cn/mymusic/E ... &UserID=1915670
股市不会为你的皮大衣付钱——我不需要皮大衣,我需要BMW X5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