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对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另一种解释

(编者按:当人们对成品油价格接向上轨势满腹怨言的时候,《明报》援引署名韩晓平的评论从另一个更高的层面解释了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价格接轨才能让国内石油企业的利润空间恢复到政府认为可接受的水平,从而为油企的走出去积累足够的本钱,进而在更长的时间段保障国内能源的供给安全。 而国内人多人均资源少的局面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依靠煤变油(煤同样也是跟石油类似的资源,并且中国同样是毫无优势可言)或者生物变油来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的紧张,提高油价能促使中国走上一条更加节油的发展模式。 另外,有必要重新审视的是:大家必须认识到,中国的石油资源,乃至全球的石油资源不可能承受13亿人口的中国“每一个家庭都有一部汽车”,所以汽车在中国只能是一个奢侈品,有能力的消费者就必须承担更多的代价。 以上的角度足以支撑当前成品油价格的继续上涨,而当我们能更多从对方甚至全局的角度考虑,看似不合理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变得心平气和起来。下面请看原文:) 《华尔街日报》记者5月23日晚来电告之,听说明天(24日)中国成品油价要全面上调500元(每吨),问我对此感到惊讶吗?我告诉她这是一个毫无悬念的涨价,唯一的疑问是这一次涨价为什么拖了这么久?

这一次涨价幅度,是近年最高的,在原来高位上再涨12%,对中国消费者是个不小的冲击。不过每公升5元人民币的油价,与香港、英国、欧洲大陆或北美地区相比,仍然是便宜的。英国《金融时报》引述摩根大通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油价只要再涨约10%,就能让中石化(0386)的利润空间恢复到政府认为可接受的水平,即每桶约3到4美元。 让油企积累“走出去”本钱 5月26日早晨,我在电台节目中,收到全国各地听众发来短讯,对于去年盈利丰厚的中石油(0857)、中石化不断加价而深感愤愤不平。油价涨价幅度过大对于消费者的生活、工作的影响的确非常大,但是我告诉听众,大家也应该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个问题:去年全世界的石油公司收入都比较好,不仅仅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0883)。埃克森美孚去年利润361亿美元,折合2888亿元(人民币•下同)。中国3大石油公司中最大的,也是利润最多的中石油,去年利润仅1334亿元,不到人家的46%。中石化利润更只有615亿元。 石油工业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型的行业,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经常就是一个项目数百亿、上千亿的投资。今年中海油在尼日利亚收购油田,一个项目就花了27亿美元;而去年中海油对优尼科的併购战预备动用的资金高达185亿美元。如果中国的3大石油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他们怎么到国际市场去与跨国石油巨头竞争?他们怎么可能“走出去”?如果他们走不出去,中国的石油供应又怎么得到保障安全? 当然,中石油和中石化也应该用好这些可能增加的收入。因为这是一些高度依赖中国消费者的企业,如果引起消费者的“普遍敌意”,未来石油零售市场一旦开放,他们将会失去大量消费者。 另外,中石油这样出色的国有上市企业也应该尽快回内地股票市场上市,让中国的消费者通过购买中石油的股票得到一些经济和心理上的补偿,平息大家对成品油不断涨价和他们垄断市场而滋生的不满。
油价低迷“无人愿供油” 中国的消费者必须了解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内地油价如果不与国际接轨,直接的问题是中国的石油供应将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中国有接近一半的石油依赖从国际市场进口,以后这比例还会迅速上升,如果国内油价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就会出现“无人愿供油”的尴尬局面,去年在广东发生的“油荒”就是一个例子,“油贵总比没有油好”。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的国家,根本不能指望“煤变油”或生物柴油,那是靠拼其他资源来节省石油资源的“招数”,需要大量消耗煤炭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而就这些资源而言,中国同样是毫无优势可言。与其这样,还不如提高油价,促使中国走上一条更加节油的发展模式。

“低谷效应”可保充裕供应 将中国油价提高到国际水平,使中国的石油需求市场形成“低谷效应”。什么是低谷效应,就是你这里地势低,四周的水都会流过来。如果中国的油品价格是有利可图的,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和石油输出国家都会向中国供应石油,中国的石油安全也就有了保障。 油价上涨同时可促进中国人改变和调整消费心理和生活方式。当一个家庭的经济能力还无法应对高油价时,就不要购买汽车,或者购买一辆更加节能的汽车。大家必须认识到,中国的石油资源,乃至全球的石油资源不可能承受13亿人口的中国“每一个家庭都有一部汽车”,所以汽车在中国只能是一个奢侈品,有能力的消费者就必须承担更多的代价。 成品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的8亿农民。农民是中国社会中最需要帮助的,也是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对于城市居民,油价上涨,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生活方式来减少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比如更多的使用公共交通,购买低油耗汽车等。而化肥、柴油、农用塑胶薄膜等都要依靠石油制造的,农业的播种、灌溉、收割都离不开成品油,油价的接轨对于中国农业将是一个非常最严重的问题。 调高农产品收购价补助农民 就目前的体制而言,很难解决对农民的补偿到位的问题,就是说很难把政府的补偿款项真正送到农民的手里。实现农业柴油优惠价格政策,也将难以管理,谁也无力控制这些农用优惠价格的柴油是不是真正加入了农民的拖拉机。 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幅度提高对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将补偿转移给较容易到位的城镇低保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同时还要对农产品市场继续实现限制性开放的政策,不必急欲兑现入世的承诺。因为,许多西方国家在其他贸易问题上,也没有很好的兑现他们的承诺。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