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珠三角企业被逼“逃亡”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子彬日前表示,中国用工成本的加大和内外资税制的统一,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严峻的通胀形势,使中小企业压力大增,外资企业撤出数量并非当初想象的几百家,他个人预估将有一两万家外资企业从中国撤出。

珠三角工业总会亦表示,在劳动合同法、加工贸易政策、人民币升值,美国定单减等不利因素下,珠三角港商爆发“逃亡潮”,纷纷迁往中西部甚至越南、柬埔寨等地以降低经营成本,亦有人捱不住关门,更有港商提早将厂房出售。

已有个别厂家反映,即使向内地银行申请保付保函,亦未必能够获得银行批出保函,因而令厂商之进口物料成本周转受到很大压力。一些非港商之内地厂商,甚至有传出无钱进口原料的情况。厂商当中,以从事低端科技、加工业如玩具、电子、制衣厂等遇到的困境较大,现时约有六至七万间厂在珠三角,预计约有超过一成的厂会因而结业,数量少不免有一万几千。

此外,制衣业职工会主席萧翠芳说,以前内地刚开始对外开放时,有不少生产优惠的政策,但现时内地经济起飞,很多条例都要与国际接轨,落实劳工法,增强环保规定等亦无可厚非,“厂商一向都是找人工成本平、规范不太多的地方设厂,好似以前由香港搬去内地,也是同一道理,现在他们由珠三角搬去更远的地方也是大趋势。

订单利润追不上支出增长

在东莞设厂生产高级时装十多年的余先生表示,大半年前将部分生产线迁移江西及河源山区,我们专做南美洲市场,接单收美元,出粮给伙计用人民币,汇率至今已上升17%,加上原料、人工上涨,原本已辛苦经营,劳动法出炉后,工人又要加班费,又要养老金,定单利润根本追不上这些支出,唯有搬去落后地区,人工起码便宜一两成,减轻成本。

300人制衣厂萎缩成10人

除了搬厂,亦有厂家打算结业,制衣厂设在惠州的黄先生表示,生产线由两年前的三百多人,萎缩至现时数十人,我连香港写字楼的员工也辞退了,仅靠电话飞线营运公司,我靠接单及加工为主,没有自己品牌,美国经济不好,接单很困难,加上原料加价兼请人难,以前工人月薪五六百元,现在一千多元包食住,也未必请到人,内地政府还不断推出新法例,现时行家都觉得里外受敌,收入仅够厂房维皮,只因做了四、五十年不舍得结束,现在唯有走一步看一部。

政府税收收足+保证金+环保整顿=顶不住

五年前早着先机,将制衣厂内移至河源山区的庄先生坦言,数年前已察觉广东营商环境每况愈下,及早搬厂,他慨叹内地新增的劳动及环保法例,赶绝不少港商,以前地方官员为吸引外商在珠三角设厂,一些可收可不收的征费,他们都不收,现在样样收足,部分官员为了“领功”升职,以巡查、检控厂房为正职,事事与环保挂钩,时刻计算厂商用电、用煤的效益,即使厂商肯使钱搞环保也被留难,例如官员要求用三分之一的厂房整排污系统,厂家最怕整完又被指不合规格,最终唯有搬走。

庄先生直指,一些三、四十人至百多人的小厂房,因捱不住而倒闭,近年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了,厂商要向政府预缴保证金(包括关税及增值税),这笔钱相等于原料价值约两成半,举例买材料花一千万,厂家要多预留二百五十万做保证金,还要好久才能取回,小厂哪有这么多流动资金?

工业总会副主席刘展灏说,内地各样政策改革带给香港厂商不少问题和压力,在加工贸易政策、劳动合同法、两税合一、环保新规定、人民币升值、缺电缺工人的种种不利因素打压下,港厂商经营愈见困难,面对这些困境,港商的出路是将厂升格努力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但并不是人人能成功,若未升格,便只得三条路可走,一是将工厂转移去中西部,如江西、广西等地,或者将工厂收缩,部分工序外判,再捱不住便要关门。

去西部缺乏“配件环境”

在东莞不少香港厂家都研究将厂房搬去中西部,但却是“讲易行难”。虽然广西那里工源充足,但配套却不足,例如做衫,也须要买配件,如果开六小时的车才买到配件,怎受得了?而且那些区的厂房亦难切合要求,例如做欧美定单的,买家会要求巡视厂房,查看厂房的走火通道、宿舍等是否合规格,否则不会给你定单,但中西部新式厂房少,那些由学校改建的厂房,又怎能合乎标准?

今天的越南就像十几年前开放的内地

据了解,上周,一个由香港贸发局连同香港制衣同业协进会和香港鞋业总会组织的考察团即奔赴越南和柬埔寨,会见政府官员,参加介绍当地投资环境的座谈会。考察团包括了29位香港制衣业界代表以及14位香港制鞋业代表。他们的目的是探讨将生产线移至越南和柬埔寨的可行性,以舒缓在“珠三角”生产线的成本压力。

香港贸发局的相关人士表示,这些企业都拥有生产厂房,并有意进行厂房迁移。不同类型的企业的处境也不尽相同。对于以原材料为主要成本的工业,如珠宝,由于金属或其它贵金属等原材料多以美元结算,成本压力较小。但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由于工资以人民币计算,人民币升值已经产生了直接影响。不过,对于在内地设厂的港商来说,这还不是构成成本及盈利压力的唯一原因,工资上涨,加工贸易政策等是主要的成本压力。

香港贸发局理事会成员梁君彦及总裁林天福亦认为,我们发现今天的越南就像十年前的中国内地,正处于经济起动前夕。港商有必要留意越南市场,制定投资策略。

越南劳动力成本只有内地十分之一

从商务部驻胡志明市经商室了解到,目前,越南九龙江平原地区除薄辽和坚江省外,其它11个省市兴建了工业区29个,而港商们的青睐很有可能让这些工业区的出租比例在未来几年内飙升。

格兰仕常务副总裁俞尧昌表示,越南的劳动力成本只有内地的十分之一。格兰仕并不打算缩小在国内的生产规模,但无论从成本,还是产业安全角度考虑,越南已经进入了这个出口型企业的视野。
金银岛的投资理念:截断错误的趋势,让正确的趋势带着利润增长!
金银岛的行动指南:耐心等待机会,耐心掌握机会!
返回列表